递交到朱由检这里的政务,据说已不足实际政务的百分之一,但数量上还是让朱由检大吃了一惊。不过,想想前世就算一个市级领导,每天也会有大量繁杂的政务需要处理,朱由检又释然了。
看看案头堆的老高的各类奏章,朱由检仿佛看到日后的自己:每天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迟,在昏黄的灯火下苦苦批复着各类奏章。
那一刻,朱由检对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简直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不得不写一个大写的‘服’。
朱元璋那时可没有内阁存在。直接面对六部,真不知朱元璋怎么能处理完那么庞杂的政务。开国皇帝果然是非常人也!
想想自己以后要过的苦难日,朱由检马上就决定,他要学习大明那些懒政的前辈(反正大明现在的行政体系,就是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也一样能够正常运转)。只有这样,朱由检才能抽出时间,去干些他想干的,也是他必须要干的事情。
这样,找一个信得过的职业经理人站到台前,就是朱由检必须要做的了。
可是,要执掌大明这个庞大帝国的职业经理人可不是随便选的。朱由检在心中排了排他所知的所有晚明名人,朱由检颓然的发现,他还真找不到一个能真正托付政务的人。
不提朱由检所知的像什么徐光启、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孙元化、宋应星等明廷名人,就是朱由检把他所知的农民军和后金一方的名人都加在一起,他也想不出那一个是擅长内政的高人(也许是内政人才很难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
另外,检索内心,朱由检还发现,在坐上了这个位置后,即便他能找到张居正那样一个内政人才(假如张居正没死),朱由检估计他也不敢立马委他以重任。
他要怎么保证职业经理人的忠心?
靠历史记载?
先不提历史记载可靠不可靠,就算历史记载都是完全真实的;可在这个时空,历史都能改变,又怎能保证历史记载的人不会改变?
权衡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