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贫道不问你具体之事与过程,也不问牵扯何人、是何模样,只问你,今日可见得大福先寺的七宝了?”
王守欢面露疑惑之色,请教道:“何为七宝?”
“那是自此寺建成之后,所得的七物,或为法宝,或为效用特殊的上品法器,或是藏有隐秘的物件,以及天材地宝。”道人说话间,顺势就道:“此七物,贫道知其六名,一曰五戒金玉律,乃一碧绿玉盘,中间镶金;二曰南山分律尺,乃一漆黑铁尺;三曰照心镜,为一铜镜,镶有绿珠;四曰义净书,为一张人皮纸;五曰毗尼母珠,乃一…嗯?”
说到这,道人见王守欢神色变化,已然明了。
“原来如此,毗尼母珠藏有三阶教金刚护法的应身神通术,本身更是三阶教大护法的象征,也就是放在福先寺中,三阶教的人才只能念想。此物本身寥寥,关键是其中的功法,一旦修成,神鬼难侵!既然是此物拿出,那今日引出动静的,果然是个后辈,该是天赋惊人,比肩周吉,能起仙音,或也有仙家血脉之类的,福先寺的僧人才会再次拿出此珠,看那有天赋之人能否参悟!”
他低头轻语,声音落在王守欢耳中,后者却是心惊,那颗珠子竟有如此来历,要放在寺中才能安稳,为何庙中和尚会让那个李姓公子带在身上?
是情势危急,还是另有原因?
只是,他碍于誓言,加上知晓牵扯重大,不敢真个明说,只能故作不知。
而中年道人嘀咕了几句后,已然有了决定。
“毗尼母珠中的法门固然精妙绝伦,但当年连李泌都无从参透,今日这人异象虽大,也就与李泌相似,也会无功。镇城君侯与福先寺因此争斗,这个浑水没必要蹚,一个后生天赋再高,道脉兴衰终究不会因他而迅速改变,但贸然插手,与各方势力牵扯,却有可能损运,先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
因李正对清化坊明显熟悉,在他的带领下,李易很快回到了刚才的府邸。
比起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