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亏点钱,但只要能取得不错的用户基础,咱们就能通过融资活下去。”
这也是小米如今的生存策略了。
起初的小米依靠饥饿营销和限量供货,制造稀缺感打开市场的名气,随后就通过1999但正版高配的极致性价比定位,成为无数屌丝青年的神机,也是靠着极大的出货量,薄利多销的小米才有了如今的市值。
但小米成也性价比,败也性价比,这极致性价比的标签贴得太死了,以至于小米从今年开始的高端转型路线屡屡受挫,哪怕一直到2020年,小米手机的高端战略都难以取得太好的效果。
一直到雷总赌上自己从业以来的全部信誉开始造车后,小米汽车的爆火才正式拉开了小米手机的高端调性。
也是从小米su7的热销开始,小米集团的现金流反而越来越多,一年时间狂揽九百多亿,也就是说小米在造车后,哪怕买一辆车要亏三万八,但靠着造车调性的拉升,小米的全线产品,在一年中里,几乎每天都会给小米带来两亿多的流水。
也是从那之后,雷总才真正意识到品牌调性的重要性,也是在八年后,雷总才明白大众为什么要收购那么多的奢华品牌车企。
但现如今的雷总,不懂这些。
他仍旧用自己积累的,固有的成功经验来做事情,所以他继续发挥自己“连夜说服高管”的传统艺能,企图说服吕尧:“吕总,我对咱们这款产品的性能是非常有信心的,这一点我跟您一样,但这个价位实在是太不亲民了。”
“咱们把价格降低一点!这其中产生的亏损我可以来承担嘛,只要能打通用户的心智和习惯,哪怕亏过十亿几十亿的我都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金钱,只要占有了用户,那想要把钱从用户身上赚回来那可太简单了。
哪怕一台手机亏两千块钱卖给用户,但光是手机上预设下载的游戏,小米的通讯软件米聊,信息平台,应用商店都能轻松的把这些钱赚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