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此时康大宝仍只是个筑基修士,杨家二位老祖受过费南応一通训斥、赔付灵珍过后,杨家人自是可以再不顾忌。
可于现下而言,这等补偿,便显然有些太轻了。
是以此番受了康大掌门相邀,杨宝山固然修行正酣,却还是拨冗出府、以为助拳,便就也不足为奇了。
与康大宝殊为相熟的杨无畏据说首次凝丹未成、还伤了不少元气,是以现下仍在闭关之中,这番倒是未有前来。
赘在杨宝山身后而来的后一位上修,照旧也是康大掌门熟人。
出自蛮鬼宗的曹显鹿年前终于得证金丹,也算是费家歙山堂除了康大宝过后的又一位金丹嫡婿,其与康大掌门算得正经连襟,也算是今番唯一真正来为助拳的金丹上修。
虽然其还处在凝实丹体的阶段,但他在筑基时候却就十分出彩,纵然稍差底蕴,却也算不得易于之辈。
康襄宜见得莅临的三位上修都对康大宝颇为恭敬,内心里头居然还真跟着生出来了些与有荣焉之感。
康大掌门与蒋三爷自是不晓得身侧这老修的心意变化,只是一一与来人见礼。
康昌平当年到底不过是一金丹中期修士,又是横死在外,洞府里头未必能有多少珍物,是以此番竟能寻到这般多上修前来助拳,都已是康大宝使了人情。
来到此地、见得此景过后,康大掌门是要众修帮忙何事,却也不消多说。
依着交往常例,三名上修只不多时,便就与康大宝定好了只占洞府中收获一成的君子之约。既是君子之约,约束力当然不高。
若是洞府之中只有些金丹惯用的寻常物什,众修之间还能有些默契;若是内里藏了结婴灵物,便是身侧是自己的挚爱亲朋,须臾间即就翻脸,也是应有之义。
莫看乌风上修斗法本事不济,却是位殊为鲜见的二阶上品阵师,造诣却要比身旁一众门外汉高出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