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之事,倒也是同样存着一番缘由。
洞天中修行固然是好,往往在里内潜修个五日甚至十日,现世才不过一日功夫。
若遇得什么机缘造化迫在眉睫,这便先天要同旁人拉开了距离,胜过一筹。
但此物终究是人力造就,哪怕是至上乘的洞天,也终究不是自然世界,里内掺杂了洞天主人对大道的感悟妙玄,实属洞天主人的私物。
这世间的修士求道,归根结底,还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烛鉴幽微,照察冥渺,最后以修得一个长生自在之体。
低境界时候尚还好说,在洞天修行自无阻碍,反是机缘一桩。
但随境界一旦提升,那时若再想借用洞天的光阴之利来擢高道行,便是大抵无用了。
因洞天主人的道终究不是自然天地大道,无论怎样,也是绕不开这一层。
并且不仅是道行修持,便连参悟那些无上大神通时候,亦大抵有此等碍难。
而在正统仙道中,金丹二重的“渐法九还”大抵便是能借洞天之利的最后一层境界。
至于之后的三重境练内景以至是元神、返虚等等,都难适用于在洞天修行…
此时智昏和尚笑着摇一摇头,道:
“真人还是过分客气,区区借洞天修行,又算得了什么?此事莫说陛下点头,便是和尚我,亦能做这个顺水人情,不妨再想上一想?”
陈珩刚欲开口,陈裕已是微微颔首,道:
“便如智昏所言,待你自洞天出关后再来见我,那时再提亦不算迟。”
说完他抬眼看了智昏一眼,后者立时会意,脑后升出一轮金色佛光,照彻层层虚空。
须臾,一个唇红齿白,手拿七宝金幢,模样与智昏和尚少年时一般无二的小僧侣就笑嘻嘻从光中走出,扯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