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南夕是个听劝的主公。
韦孝之把道道画得如此明白,就差手把手教顾南夕如何做了,顾南夕当然不能枉费他的好意。
天气回暖,草木葱茏。陌上花开,万物拔节生长,恰逢人间良辰。
卧龙书院,诸葛瑜刚授完一节课,正等着新雇的厨娘,大展手艺,以野菜为原料,做一份春日小宴。
诸葛瑜摇着羽扇,望着远处山景,有感而发:“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
“卷?我们卧龙书院也要内卷了吗?”严夫子走过来,刚听到最后一个词。
诸葛瑜视线落在严夫子手上的信封上,挑眉:“孝之的信?云州大辩论不是已告一段落?他又因和谈闻名天下,怎么有时间给我来信?”
严夫子笑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孝之感念您的悉心栽培,特意送了一堆礼物过来。”
诸葛瑜嘴角高高翘起,嘴上却说:“一出书院,就多了虚头巴脑的做派。我看重的不是礼物,而是他的心意。”
“懂,懂!山上快随我去吧,东西多的很,在大堂放着呢。”
诸葛瑜慢悠悠走过去,只见一圈学子正围着好几个大箱子,兴致勃勃地猜测这都是些什么。
“恩师,孝之师兄送东西过来,您快打开看看。”
诸葛瑜打开箱子,只见箱子里边整整齐齐,摆了好些本书。
书是用白线固定,散发着油墨香。
翻开一看,字迹工整,并没有模糊之处,比一般学子抄的书还要更好一些。
严夫子:“早就听闻百花印刷厂的活字印刷又改进了,如今一看,确实如此。”
摆在最上方的一本书是《三字经》,在封面上,王应麟着几个字吸引着众人的视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