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韶华移开目光,看向杨政。杨政立刻精神抖擞,禀事的声音都比平日响亮多了。
接下来一连五六日,赵公公每日都在邱典膳的陪伴下出府“游玩”。
赵公公对南阳郡如此感兴趣,不用深想,也知道是出于郑太后的授意。
先帝在位的时候,郑太后是一位贤良皇后,打理后宫内务,从不干政。先帝在四年前驾崩离世,太康帝继位。太康帝极为孝顺,对郑太后言听计从。郑太后的手也从宫内伸到了宫外。
南阳郡是最大最富庶的藩地,太康帝四年前派人接掌南阳军,背后自有深意。只是南阳王是嫡亲的王叔,在朝野极有威望,太康帝私下做些小动作,明面上却得敬重有加。
南阳王病逝,偌大的王府只剩一个十岁的南阳郡主。郑太后动心思用手段,不足为奇。
前世卢玹能顺利掌控南阳王府,背后也有郑太后母子推波助澜。毕竟,一个赘婿名不正言不顺,威胁不大。
姜韶华也没怠慢赵公公,隔两日就设一回酒宴。又让陈卓私下去送礼。金银玉器太俗气,赵公公也是读过书的,陈卓便挑了两本古籍,装在匣子里送了去。
赵公公一翻古籍,便翻出了轻飘飘的银票。一张一千两,一共十张。
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赵公公有美男相伴,又收了厚礼,再说话,口风就悄然变了。
“南阳郡是郡主封地,郡主不想进京也是人之常情。”
姜韶华轻叹一声:“赵公公这般体恤,我心中感激不尽。只是,太后娘娘想接我进宫,也是一番美意。我这般拒绝,只怕伤了太后娘娘的心。赵公公回宫复命的时候,还请为我美言几句。”
不等赵公公推辞,又微笑道:“听闻赵公公最喜古籍字画,陈长史收藏颇丰。待赵公公走的时候,我让陈长史再送一匣子古籍字画给公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