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便能书写一段传奇佳话。
再论AI之觉醒。人与人之差异,源于各自迥异之经历所塑之三观,以及不同之社会关系与社会伦理之差异。恰如“我之上司或亦为你之上司,然我之妻岂能为你之妻!”正因有了此等差异,方有各式各样之欲望与需求,方有分歧与竞争。此等差异,正是源于各自独立之叙事自我。而此亦是AI真正觉醒所必备之要件。
假若AI已强大至无与伦比,却无自己之叙事自我,当其问出“我乃谁?”之时,此等觉醒可就令人悚然。因每一个自由意志之诞生,皆意味着对旧有秩序之质疑与反叛。故我在小说中提出,当使超级AI之叙事自我中融入华夏历史观,让AI在觉醒之时,以传承父文明之姿态,去开拓其子文明,用文明之延续来化解AI觉醒可能带来之危机。
接下来,且说修仙。
我自幼便习功夫,自然亦练气功,虽无什么特殊之能,然对于“气”之天地感应,颇有所思,那便是“频率”。天地、人体以及一切,皆是以某种频率之震动,粒子如此、细胞如此、大脑神经纤维如此、人体如此、地球如此,甚至整个宇宙皆如此。所谓修仙,不过是跟上更高层次之振动频率罢了。
我们对世界之认知,是以自己之五感来描绘,于是,我们便以自己之五感认知以为实际之“真”便是如此。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呢?譬如,我们若为一条蛇,我们所观察到之世界,与人类还是一样吗?我们若为一只蝙蝠,我们感知之世界还是五颜六色吗?我们若为一条蚯蚓,我们感知之世界还有人约黄昏后之感觉吗?
很显然,每一种生物感知之世界皆不相同,世界之多样性,不仅仅是人类之间之多样性,还有我们对世界认知之多样性。于是,我便换了一种视角来描绘修仙。
小说中,将修仙氛围分为有相道与无相道。其中有相道之神通能力,就像各种生物一样,修不同之道,认知世界便会发生变化。例如修蛇形功法者,逐渐获得一种如蛇般感知世界之能力;修鬼道者,能看见无相之物。总之,修仙便是用不同生物之多样性能力,来从另一个角度认知世界,这便是此本小说之修仙观。
小说中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