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一吐,顿时两座书山飞腾而出,乃其在劫云中瞬间抽取三千问所凝聚而成。书山一成,辛耳心中似有浩荡之音传出:“合道,成!”言毕,辛耳与书山化作一道流光,瞬息间飞向仙界无尽学海。
至学海之上,辛耳远望无数巍峨书山,伸手一指,其两座书山迅速缩小凝实,直至仅有房屋大小。辛耳携书山缓缓飞至巍峨道德经山下,恭敬地将书山安放于山脚,并于其旁修建简陋木屋作为修道之所。一切妥当后,辛耳虔诚地向道德经大山跪拜道:“弟子才疏学浅,仅领悟皮毛之道。今日得幸于山下立此道场,恳请太上老君再赐教诲。”
言毕,太上老君温和之声自山巅传来:“善哉!”语声未落,两人身影缓缓浮现于辛耳道场之中,一者正是太上老君,另一则是魁梧英俊之中年汉子。二人降临,辛耳愈发恭敬,执礼甚深,自此揭开彼在仙界修道之序幕。
老君启唇问道:“尔之道与贝尔宾何异?”辛耳沉思后答曰:“贝尔宾之道,在于因事而立人,因人而成伍,以众多之人形成组织制度,用以约束众生。欲贯彻此制度,则需控制之力,故需有控制者及诸般辅助者。其道乃主从之道,与西方主神之道相承一脉。而吾之道乃自然之道也,凡人迹所至,事必随之。故非待事起而后谋,乃预立于事之将起,创一境使处其中者得以自然应对。”
老君颔首赞许,复又问道:“九龙之中,孰强孰弱?”辛耳对曰:“九龙皆强,亦皆弱。”老君追问:“如何可避群龙无首之弊?”辛耳答言:“以黑白二色隐其形以驭矩,七彩显之,行使其权。”
太上老君乃指其侧之人言曰:“此乃帝辛,汝曾闻其名否?”辛耳闻之,即向帝辛拱手为礼,复请教曰:“久仰帝辛大名,吾闻‘帝辛之后无人皇’之言,愿帝辛老师赐教其义。”
帝辛含笑对曰:“人间是否遍传吾之恶名?昔年吾为人皇,欲废用人殉葬之残忍制度,遂遭诸多部落首领之反对,彼等因此失却牟取暴利之机,故欲置吾于死地。终,吾虽死于彼等之手,然彼等亦废除了活人殉葬之制,却不敢言是吾所倡议,反极力抹黑吾名。然此又何妨?至于汝所问‘帝辛之后无人皇’之意,彼等登上帝位后,自诩为上天之子,已非人类,又何敢称人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