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摩挲着雕像的轮廓,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那些雕像栩栩如生,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温润如玉。其中一尊站立的雕像正是鉴真和尚的形象,而另一尊盘膝而坐的则是他的师父。无问僧的目光落在鉴真和尚的雕像上,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你知道菩萨戒意味着什么吗?简单来说,就是立志成佛的决心。当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已经年过半百,而他的师父那时已经圆寂。但在我这里,在这片仙境之中,时空是可以被打破的。我常常想象着鉴真和尚出海前,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的师父说。于是,我就创造了这片景观,时常坐在这里看着他们,遐想着他们之间的对话。”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痴迷的光芒,仿佛真的看到了两位高僧跨越时空的对话。陆静站在一旁,听得入神,只觉得师父的话中有一种超越了物理界限的力量。
无问僧的情绪渐渐高涨,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静静啊,你要记住,境界二字,境界在先。你不仅要时刻问自己,还要问团队的人,提醒你大师兄——你们团队创业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使命感,仿佛在传授一项关乎成败的至理:“你们要在科学的边界内,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无边界创业思维。如果你一开始就设定了创业的边界,那就会向外求,而不是向内求。而我们只有把创业的思维设定在无边界之上,你们才会向内求。这个向内求的边界就在你、我、他每一个人的心里。”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深邃的哲理:“边界能容纳的越多,就越容易实现突破。这个边界,就是你们将来成就的高度。记住,在这片天地之间,真正的边界不是围墙,不是规则,而是你内心所能容纳的宽度。只有打破了心灵的边界,你们才能真正触摸到那片属于自己的仙境。”
尽管无问僧言辞深邃,陆静却听得如痴如醉,随口抛出一问:“老师,那边界内与边界外,究竟是何物事?”
无问僧一字一句,沉声道:“边界之内,乃是你们七人的劫数!自然,也是你的劫数!”
陆静本是无心之问,未料无问僧竟以“劫”字相答,刹那间,她脑海中闪过当年丈夫历劫的生死瞬间,心绪骤乱,脸色唰地变得惨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