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还快,过几天爸爸还要跟你学呢。”
李三思闻言,小手噼噼啪啪地拍了起来,还在李一杲脸上亲了一下,喜滋滋地说道:“嗯嗯,我肯定比爸爸学得快!”
李一杲抱着女儿去琴室,赵不琼也拉着李三问在后面跟上,她一边走一边心里嘀咕:我女儿才五岁,就有女人的弯弯绕绕的心思,长大后还真不知道是个什么性格?
前段日子,李一杲被邹小悦那句“古琴是仙人的道器,笛子是凡人的道器”深深触动,第二天一早,便拽着赵不琼非要去买古琴。赵不琼突然想起张金枇舅舅那蘑菇农庄里曾有个做古琴的租客,于是便从张金枇那儿要来了联系方式。这位租客名叫蜀子,就住在沙湾古镇的文峰塔旁。两人兴冲冲地跑到文峰塔附近,悠扬的古琴声随风飘来,顺着琴声,她们很快就找到了蜀子的“陋室”。
说它是陋室,那是一点也不夸张。一进门,只见一个不过一丈见方的小天井,破旧不堪,天井边两扇老式木门更是千疮百孔,仿佛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油漆剥落得不成样子,门缝里还顽强地长着青苔和野草。穿过前门,是间同样一丈见方的古琴室,后门通着一个小房间,里面堆满了木板,还有十几个砍成了古琴形状的木坯胎。蜀子把两人迎进屋,却发现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小屋里只有琴师自己的座椅。
蜀子听了两人的来意,指着那堆古琴胚胎说:“这些是做圣人古琴的,那些是做文人古琴的,这边这几个,是做帝王古琴的。你们想要哪种?”
赵不琼对古琴一知半解,李一杲更是门外汉一个。听蜀子这么一说,才知道古琴还有圣人、文人、帝王之分。李一杲本想每种都来一个,可蜀子又告诉她,圣人古琴有伏羲式、神农式,文人古琴有仲尼式、连珠式、蕉叶式、落霞式,帝王古琴则有师旷式、灵机式、亚额式等等。“圣人古琴平均五十万一个,文人古琴八十万,帝王古琴最便宜的款式也要一百万。你每种都要一个吗?”
李一杲原以为古琴不过几百块,顶多几千、几万块就算高级、顶级了,没想到蜀子这屋里看似破旧的木板,做成古琴后竟如此昂贵。他吓得脸色一变,连忙摆手:“不不不,不用那么多,我得想想,再想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