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是最常见的,先讲解概念、定义,再用案例让弟子领悟。这种方式通常用在他认为比较愚笨或者做错事的门人弟子身上。所以,在无问僧看来,这不叫传道,只是传授知识而已。
第二种传道方式,就是讲故事。他想表达的意思都藏在故事里,能不能听懂就是学生的事情了,他一概不管。不过,这种方式已经算是他暗中传道了。因此,他的门人弟子非常重视他讲的每个故事,都会先录音,回去后反复听,务求尽可能领悟故事里的寓意。
至于第三种方式那就是真正的传道,如果说第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无问僧的传授,第二种方式恐怕就只有十分之一了,而第三种方式,恐怕就只有千分之一了。因为第三种方式,无问僧不讲,却能让学生自己顿悟。能让他如此费心设局顿悟的学生,都是人中龙凤。其中一位,正是王禹翔。所以,听完故事,他已经听明白了。这个故事,其实不仅仅是告诉思思什么道理,也是告诉他的。
无问僧见王禹翔听完故事后,脸上笑嘻嘻的,顿时大怒,指着王禹翔骂道:“好你个小子,竟然还当着我的面嘚瑟!看来不惩罚你是不行了。来,你解释一下,那为什么用画舫的‘舫’字而不用工坊的‘坊’字?解释不通的话,就把你剁碎了,丢下锦鲤池喂乌龟!”说着,无问僧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严厉的光芒,显然是对王禹翔的嬉皮笑脸感到不满。
王禹翔解释起来头头是道,把为什么用“舫”而不是“坊”说得清清楚楚,“用舫而不用坊,里头有三个意思。第一,坊是固定不动的地儿,但咱们这个短片项目呢,人和地点都是变来变去的,所以舫这个字,它代表着流动,跟咱们的项目挺合拍;第二,坊讲究的是工匠精神,可咱们这个项目呢,不追这个,咱们就是图个乐呵,玩玩就行,所以舫更合适,因为舫本来就是游山玩水用的;第三,坊还有历史沉淀的意思,比如百年作坊,哪怕东西不咋地,光那个百年历史也够后辈吹牛的了。咱们呢,不拍什么百年经典,就是玩家闹腾,开心就好,哪管他以后是夸是骂,所以啊,用舫这个字最合适。”
无问僧听完,心里暗暗点头,这小子脑筋转得快,要收拾他还得动点脑筋。他琢磨了一会儿,看到旁边的思思一脸紧张,心里有了主意。他眼珠一转,嘴角勾起一抹玩笑的笑,看向王禹翔,“我刚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