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测的哲理,可得有点悟性才行。
“有边界创业思维”嘛,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形式逻辑的翻版,干啥事都要先搞清楚对错,然后再干事情;而“无边界创业思维”,则跟辩证逻辑有点异曲同工之妙,追求个自由灵活,先干了再说,随机应变,看菜下饭,什么环境合适,就根据当下的环境干。
无问僧深知,自己的得意门生文永承已经深得他的真传,手中掌握着那本厚重的几千页巨著。然而,眼下的情况是,陆静虽然知道自己的丈夫多年前就追随无问僧这位老道修行,但她自己却始终未能踏入修行的大门,对于修道的奥秘一无所知。而李一杲呢,更是连修道的影子都没摸到,还在为如何狠狠地赚钱而绞尽脑汁。
无问僧的这一番高深莫测的言论,其实是为了让陆静能够嗅到修道的气息,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触发她的第六感,进而启发李一杲。这样,无问僧的一番苦心才不会白费。
在确保陆静已经理解了“无边界创业思维”与“有边界创业思维”的精髓之后,无问僧站起身来,指着翰杏园的围墙对陆静说道:“你看,我家的边界就是这道围墙,围墙内是我的仙境,围墙外则是世俗的喧嚣。现在,我要问你,我的仙境的边界真的就是这道围墙吗?”
不等陆静开口回答,无问僧又指着假山上的各种人文雕像继续说道:“围墙只是物理上的界限,它仅仅划分了我家的边界范围。但是,我的仙境的边界却并非这道围墙,而是这些雕像所代表的意义。你看,这个站立的是鉴真和尚,那个盘膝而坐的是他的师父。鉴真和尚曾受过菩萨戒,你知道菩萨戒意味着什么吗?简单来说,就是立志成佛的决心。当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已经年过半百,而他的师父那时已经圆寂。但是,在我这里,这里是仙境,是我的仙境。我想象着鉴真和尚出海前,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的师父说。所以,我就创造了这个景观,时常坐在这里看着他们,遐想着他们之间的对话。”
无问僧的情绪似乎又回到了高点,他的眼神又变得炯炯有神,再次打开了话匣子:“静静啊,你得时刻问自己,问团队的人,提醒你大师兄,你们团队创业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你们要在科学的边界内,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无边界创业思维。如果你一大早就设定了创业的边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