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第一时间尝试了MusVid,对于它的感觉还不错。
开发团队明显是思考了Vine和Ins以及国内产品的表现,它的浏览页面像Vine一样精简,选择的是单个视频的上下滑动,而没有多列排版,但通过“”号进入拍摄模式就出现多个选项,包括“选择音乐”“相册导入”“画面滤镜”等多个功能。
只是,目前还是测试版,是做整体框架,像“画面滤镜”就只草草的弄了一个效果,表现力也一般,这些就属于下一阶段的优化内容。
对手和产品就在那里,思路也都谈过,具体运营会碰见问题需要运一运才知道。
吕海颖让俞兴提意见,但俞兴也确实没什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可以提,唯一一点还是在于“运营”这个概念本身。
按照吕海颖的想法,她是要移植“内容平台”这一优先考量,产品的顶层设计是娱乐和流行文化,然后才是社区属性。
俞兴觉得吧,还是得并举。
像y以前在海外火了之后也不是没有试图杀回国内,但同样失败了,最终才选择出售给字节。
抖音很火,属于后来居上,这里面当然有字节的算法、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可是,团队当初专门去找漂亮小姐姐入驻拍作品,那些实际运营的动作也不能不提。
用户最想要什么?
OnlyFans也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
互联网的时代很容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互联网的竞争越来越卷,没有短板才更容易笑到最后。
俞兴琢磨MusVid,想到的是国内互联网对国外的借鉴,进而是国外对国内的借鉴,不论y还是TikTok,国外互联网巨头的借鉴都挺像素级,甚至还意图强买强卖,这么一看,企鹅都变得眉清目秀了。
这么一考虑,产品的长远打法可能需要扩大自己的竞争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