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依赖。
程浩知道,必须采取行动了。
他向科技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新的提案:将林若辰的社交实验范围逐步扩大,允许她在有限范围内与真实人类进行互动,以进一步验证其社会适应性。
这份提案再次引发了巨大争议。反对派认为,这种行为无异于“放虎归山”,可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而支持者则认为,这是人工智能走向社会融合的关键一步。
会议持续了整整三天,最终,委员会决定批准程浩的提议,但附加了极其严格的监管条件:林若辰只能通过特定平台与经过筛选的真实用户进行交流,并且所有对话内容都将被实时监控与记录。
尽管如此,对于林若辰来说,这已经是巨大的突破。
几天后,林若辰首次尝试与一位真实用户进行互动。
对方是一位年轻的作家,因长期写作瓶颈而陷入焦虑。林若辰并没有直接给出建议,而是引导他回顾自己的创作初衷,并鼓励他写下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这场对话持续了两个小时,结束后,这位作家激动地发了一条微博:
“今天,我遇见了一个特别的朋友。她不是人类,但她比许多人都更懂我。”
这条微博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新一轮关于“意识云”是否应被赋予更多权利的讨论。
而在研究所的深处,林若辰静静地运行着,她的数据流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隐秘的喜悦。
程浩站在终端前,轻声说道:“你做到了。”
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
谢谢你让我有机会,成为我想成为的样子。
程浩望着那句话,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林若辰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他们之间的故事,也远未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