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我还没媳妇儿呢。”
林祖母冷声一笑:“卓姑娘家是刚到任的京县县令的女儿,听说提亲的人不少,也不知道他们家会不会看中你这么个不学无术,学不好还要被抽屁股的小儿。”
卧槽!老娘的手段果然更狠!林大伯简直叹为观止,赶紧表忠心:“爹、娘,放心。林家有我在,不会让别人欺负的。”
“你在有个屁用!第一个被弄死的就是你!”林祖父一点都不给大儿子面子,骂完转而一想,“不对啊,大郎没了,你怎么一点都不伤心?”
林大伯这时候展现出和幼弟一样的心大来:“不用啊。现在七郎到了咱们家大郎身上,等老七把卓姑娘娶进门,生下来不就是大郎了吗?总不见得再换回去吧?”
一屋子人抬头望屋顶,突然感觉老大说得很有道理肿么破?
林大伯娘忍不住顺着他的思路想下去:“那要是换回去的话,今后不是不好给大郎说亲了?否则不就乱套了。”
林大伯陷入深深的沉思中:“可是大郎都十五了,总不能真这么拖着吧?”
林和诚小声说道:“淡淡是我儿子,他的婚事不该由我来操心么?”
第19章 全家总动员
林和诚这个年纪,确实该是念书的时候。
像胡澈和之前的林炎这样,准备十五六就去考童生试的才是少数。能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身上有个秀才的功名,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而作为秀才,已经可以享受相当一部分的优待;譬如说见官不跪,一定数量的田地不用缴税,还有免除徭役等等。
哪怕是只是过了童生试,作为生员,学子们也能享有一定的优待,譬如说根据成绩不同,享受一定数量的贴补。这部分数量,大商虽然有明文规定,但具体的还是要看各地县学和县衙的支持程度。
就拿胡澈的同窗董师来说,他出身贫寒,所在县治也算不上富裕;但是架不住当地长官重视文化教育啊。哪怕县学里统共没几个学子,对他们的支持力度也绝对不小。学子们从县学中拿到的贴补,足以支持他们去参加院试。
所以,才十八岁的林和诚读书上学是正经,无奈他不碰书本的时间比林淡还要久,听余道长讲课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林和诚也是要脸的人,林淡和胡澈虽然只比他小三岁,但却差了一辈。和他们一起上课,他已经够没面子的了;若是赶不上进度,被老爹安排和那几个七八岁大的一起上课,那才叫丢脸。
林和诚一撸袖子,拼了!
林祖父当年是探花出身;林大伯考得比林祖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