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的趋势,反而一直以宛如一颗泪珠形状侧身卧在河北南段。大泽东侧几乎从西北到东南的笔直沿岸与擦身而过向东北方向流去的清河形成了一个约六十度的完美夹角,再加上更北面的清河又一道支流,却是二河一泽形成了一个并未闭合,但足够明显的三角区域。
三面环水,这在农业时代自然是一种上天的馈赠,所以此地水利发达、土地丰沛,以至于天然成县,内黄城就在这个三角形的正中间。
天上有些云层,但并没有完全遮盖住夕阳,早在中午就控制了渡口,下午还搭起浮桥的孙策七军已经有四军有惊无险的全军渡过清河,进入了被大泽、河水包围的三角区内,孙策本部也已经大部过河,唯独孙策本人再度拖后,乃是专门嘱咐李进,要后者越过此河后,务必捣毁浮桥,以防于禁部可能的回援。
而等到最后一丝隐藏云层后的光亮即将消失之时,倒数第二的曹洪部终于渡河完毕,连殿后的李进部都开始进军了,似乎一切顺利。但也就是此时,摸黑来到内黄城下的乐进遇到了些许意料之中的麻烦。
他们诈城失败了。
打着河北旗帜,伪作是程昱部营州兵的乐进部遭到了城上拒绝,理由是按照制度,内黄这里没有接到营州兵马往邺城驻防的通知,而且即便是军务机密且军情紧急,也没有理由将这么多兵马放入城中安歇的道理。
除此之外,城上甚至还询问城下为何这么多兵马从营州来,却不从北面过界桥顺漳水去往邺城整备,反而从东南方向过来?
被问的哑口无言的乐进部军官回身禀报,而乐文谦却并不以为意……因为内黄城的作战本就在计划之内,难道还真指望一路伪装摸到邺城,然后把邺下燕国权贵们吓得直接投降吗?
“跟身后黄汉升将军知会一声,让他做好接应准备,王司马绕到内黄北门、韩司马绕到内黄东门,西门也派一曲甲士埋伏,以防有人走脱。”
乐文谦一边说一边兀自披甲整备,却是直接在腰中、背后绑了足足六七把环首刀,然后便径直引亲兵向前,从容吩咐。“本部甲士,随我先登!”
周围军官各自领命而去,也无人试图劝阻乐进身为一军主将先登之举……这不废话吗?乐文谦何战曾落于士卒之后?河南河北,何人不知?
黄昏光线暗淡,乐进径直引数百甲士来到城下,却并不着急登城,反而是再度示意,让手下军官继续试图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