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秘本里呈上去。反正老皇帝看到了,那是徐青运气不好;要是没看到,他也不用担责。
这就叫书海战法,外朝的文臣们最喜欢用。有些事,不想让皇爷知道,又不敢不上奏,就只能如此。皇爷也是人,总会有疲惫的时候,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都知晓。什麽都要管,什麽都要知道,可是会折寿的呢。
不过,关于玉亲王那些偕越的行为,陈忠都特意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没办法,他对皇爷的忠心日月可鉴,绝不可能为了玉亲王犯下欺君大罪。
「惟中,复社的社务调查统计司必须尽快成立。攘外必先安内,如果社务混乱不清,咱们复社迟早会变质,伤害到真正的自己人———」徐青一脸严肃,坐在书房的主位上,目光紧紧盯着严山。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在提醒着严山事情的紧迫性。
肃清内部的不良风气,并非一而就,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就比如他闲暇时接见了通过更员考试的干更李修文,此人颇有才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却连加入复社的资格都没有。
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复社恐怕会和其他书院丶学派毫无区别,
甚至沦为最腐败的社团组织。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残酷现实。
严山在徐青的淳淳教导下,也逐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只是,他的脸上依旧难掩为难之色。因为徐青平日里对复社的事务操心远不及严山,所以严山身边渐渐聚拢了很多亲信。然而,这些亲信却在不知不觉中腐蚀着复社。
如今外界流传着一种说法:徐家的复社,严家的党。意思是复社虽为徐六首所创建,但里面的党派却成了严家的私党。事情虽还未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却也已初见端倪。
严山很快反应过来,想必徐青也听到了这些风声。这件事旁人无法插手,只能靠他自己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瓦解严党,让复社重新回到正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