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因此索要的军饷一年比一年多。可奇怪的是,边患却从未因此减少,反而愈演愈烈。
如今的边镇,已然成为大虞朝沉重的负担,压得朝廷有些喘不过气来。
哪怕西北灾民遍野,饿殍满地,朝廷也不敢短缺边镇的军饷,生怕这些将门世家心生不满,引发更大的乱子。
在北方权贵与豪绅们忧心忡忡丶九边将门世家心怀不满的微妙局势下,玉亲王在京师的府邸中,正与善智喇嘛闭门密谈。
摇曳的烛火将二人的身影映在墙上,显得格外幽深。
「大师,如今南方发展迅猛,父皇又久居南方不归,北方人心惶惶,边镇将门也蠢蠢欲动,依你之见,本王该如何应对?」玉亲王眉头紧锁,眼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以及一丝不可觉察的期待。
善智喇嘛微微眯起眼睛,手中转动着佛珠,缓缓说道:「王爷,当下之势,南方已然崛起,难以遏制。但北方根基深厚,也不可小觑。王爷身为监国,当以稳定北方局势为首要任务。边镇将门虽跋扈,却也可加以利用。」
「利用?如何利用?」玉亲王追问道。
「边镇将门在意的无非是权势与军饷。王爷可向他们承诺,若能协助稳定北方,日后必在朝堂为他们争取更多权益,甚至可许以一些地方的管辖权。比如前朝藩镇节度使的待遇。如此一来,他们便会站在王爷这边,为王爷所用。」善智喇嘛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玉亲王沉思片刻,微微点头:「此计倒也可行。只是南方那边,父皇与徐青掌控着局势,本王又该如何制衡?」
「南方的关键在于徐青。此人如今风头正盛,手握南方大权,又深得陛下信任。王爷可暗中指使血滴子,搜集徐青的把柄,一旦有机会,便可在朝堂发难,削弱他的势力。」善智喇嘛压低声音说道。
玉亲王苦笑一声,「大师可能不清楚徐青此人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在本王看来,除非徐青亲自发动类似玄武门之变的政变,否则父皇绝不会相信徐青有造反的企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