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引来许多人逐利。
即使地主,也鼓吹种棉花的好处。
如此一来,他们可以在乡间廉价收棉花,然后高价卖出去,而且农户种了棉花,自然缺少粮食,这又是一桩好事。
改种棉田最多的地方,还是徐青的大本营江宁府,次之便是应天府。
因为这两个地方消息流传快,而且最是严格守法。
现在问题是,棉田可以免四年的税,再让人种下去,不但朝廷收不上粮食,还会在几年内收不上棉花税。
如此一来,许多豪绅勋贵都等着看徐青笑话。
这次棉田事件,最得利的是江宁人和应天人,都是你徐青的拥趸,看你咋办。
「必须颁布新棉法。」徐青很果断推出政令。
多耽搁一天,粮食问题就多严重一分。
霍景知道压力不在自己身上,这次决议的通过,他比谁都卖力。
只是政令颁布容易。
执行起来,简直困难重重。
尤其是江宁府,哪怕豪绅都主动配合了,还是有许多农户油盐不进,根本不听。
因为徐六首一向只欺负豪绅,可从来不欺负穷人。
另一方面,徐氏虽然没啥亲戚在江宁府,但周氏和李氏的族人依旧很多。这些人没跟着鸡犬升天,现在种个棉花都不行,被周围的乡人一鼓噪,很快就闹起来。
虽然李公圤现在到了西江省为官,可周氏还留在江宁府,哪怕周氏闭门谢客,也天天有乡人和族亲在外面破口大骂。
他们还是有分寸,没去徐府闹。
「刁民,都是一群刁民。」江宁织造谢泉长叹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