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屁个能力!这家公司是我们找的,他只不过动了动嘴皮子,最多算是个翻译而已。昨天回来的路上还跟我提什么居间服务费,真是好意思......正所谓多劳多得,我看这居间服务费应该打个折才行。讲几句话就有大几百万,这钱也太好挣了......”邹华建撇了撇嘴,手里叼着根烟,小心思完全暴露了出来。
“叔叔,你的意思是......”邹志愣了愣。
“我刚刚不是说过了么,他都没出多少力,干嘛要给这么多钱这话随便叫个翻译过来也就几千块钱搞定了。”
“这样不太好吧,以后传出去了我在协会里还怎么混”
“怕什么,你动动脑子不行呀,合同还没签呢。就直接跟姓陈的说之前我们计算有错误,对方开出的条件我们没的赚。然后私底下再跟那家公司签合同......国内都是这么干的。小志啊,你这毕业没多久,还需要多学习一下社会经验!”邹华建语重心长的说道。
国内很多人都会把社会经验挂在嘴边,在这个时代,社会经验”四个字早已变了味。
饭局上,总有人拍着胸脯传授所谓高情商处世之道:教你怎么在酒桌上灌醉甲方,怎么在合同里埋陷阱,怎么用话术诱导消费者。
办公室里,老油条们循循善诱地示范如何推卸责任,如何甩锅给同事。就连大学就业指导课,都开始教授面试如何说谎而不露馅的技巧。
‘社会经验’无非指的就是如何坑人或者怎么不被坑。
有的人会自豪的说自己社会经验丰富,然而如果陈熙听到这些,他却会认为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哀,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现在是越来越低了。
就像是把“我上过的当比你吃的盐都多”当成人生成就来晒吗把不轻信’扭曲成了某种生存智慧。
点个外卖要翻三页差评,打个车要全程开录音,相亲见面先查对方征信......人们像防贼一样防着每个陌生人,却还要把这种神经质般的警惕美其名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