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34">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润的泥土气息,佐伯家百年古宅的轮廓在朦胧的晨光中若隐若现。庭院里早已人头攒动,五十名农户身穿粗布衣衫,脚踩草鞋,手脚麻利地忙碌着。
他们将380斤糙米倒入直径两米的大甑里,稻米哗哗滚落的声音,像是给这个清晨谱写的序曲。
柴火堆得整整齐齐,这些特殊的木料是专门从熊本阿苏山的深林中运来的“五色神木”,据说燃烧时能唤醒神灵的祝福。每一根木柴都被小心翼翼地摆放到位,燃烧时散发着淡淡的松木香,混着糯米的清香,渐渐在庭院中蔓延开来。
烧木的费用也不菲,每燃烧一吨,都需向当地的神社捐赠200万樱花币,作为“灵气补偿费”。
这笔钱没人会计较值不值得,毕竟在岛国,传统和信仰总是高于一切。
随着炊烟袅袅升起,庭院中央的三架百年石臼也被布置妥当。
两个年轻人穿着茜色的襦袢,步履轻盈地走来,手捧着刚蒸熟的糯米,将其倾泻而下。
晶莹剔透的米粒在石臼中堆成一座小山,蒸腾的热气瞬间在寒冷的空气中升腾起一道十丈高的白色巨柱,宛如连接天地的桥梁。
族长佐伯浩介握着祖辈留下的栗木杵踱步而来,玄色纹服羽织下露出沾着稻壳的粗布手套,身后跟着一群年轻力壮的汉子。
“嗬咿!”
一声沙哑有力的号子声响彻庭院,标志着打年糕仪式的正式开始。
三十六名男子分成三列,头缠手巾,手握巨大的木槌,蓄势待发。这些木槌每一枚都重达百贯,握在手中如千斤重担,但在他们手中却显得游刃有余。
庭院一角的注连绳随着晨风微微晃动,昨夜从久留米神社请回的稻荷神札安静地悬挂在檐角,似乎在默默注视着这场人间的盛典。
梆子声疾如骤雨,每一下敲击都好像在回应神灵的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