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定义,不是时钟滴答一下。
而是指,铯133原子在基态的两个能阶间跃迁时,9192631770次电磁波辐射周期花费的时间。
当然,其他文明可能不知道,人类文明描绘的铯133原子是哪个。
但因为处在同一个宇宙,全部的铯133原子和原子结构都是一样。
这样只需要备注一下铯133原子的原子核,有多少个中子数和质子数。
那么,外星文明就明白了。
哦,原来人类的1秒钟,就是铯133原子迁跃辐射周期9192631770倍花费的时间。
知道了1秒,接下来就能知道1分,1小时,还有1毫秒,1纳秒等等概念,时间的定义就达成了共识。
时间达成共识。
接下来,长度也是同样的道理。
外星文明或许不知道,人类的1米到底有多长。
但走向太空的外星文明肯定知道,氢原子核的直径,即质子的直径有多长。
用质子的直径去描述1米,比如1米等于多少个氢原子排列在一起,这样,外星文明就理解了米这个长度的概念。
有了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础概念。
其他的速度,加速度,力,重力等定义也就能进一步延伸确定,达成共识。
搞定了速度、时间、长度等。
剩下的颜色、声音也能用同样的办法达成共识。
有了颜色和声音,图画和图像就有了同步翻译的基础。
等全部基础的概念都达成共识,图像和图片也达成了共识。
接下来的远、近、长、短、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