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18">这些道理,至少从表面上看,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杨沅看着那些首先提出这些策略,又群起响应的生面孔,便晓得朝廷如此决策,不仅仅是出于对宋金两国实力的评估、以及天下大势的分析。
随着新皇帝的诞生,一个新的利益集团也在崛起。
这个围绕着新皇帝而生的新的利益团体,需要一个升迁晋职的理由。
军功,无疑是最叫人信服的升迁理由。
宋国现在对金国是占据优势的,所以这个新的利益团体,要出来摘果子了。
而小皇帝显然也希望这收复故土的最后一击,是在他亲政之后完成的。
杨沅既已决定躺平,又看出了小皇帝和这些新贵的用心,自然不会多嘴。
自始至终,杨沅只是在小皇帝客气地问及他时,介绍一下西北、西南地区的情况,而不说任何有决策性引导的话语。
小皇帝显然对于杨沅这样的态度是非常满意的。
小朝会结束后,赵愭特意留下了杨沅。
彼时,勤政殿上除了一些宫娥太监,便只有赵愭、赵璩和杨沅三人。
赵愭拉着杨沅的手,诚恳地道:“燕王,在公,你是朕的臣子。在私,你是朕的姑丈。”
“姑丈虽然春秋正盛,也是三朝元老了。一直以来,姑丈功勋显赫,为我赵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赵家,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姑丈,如今册封姑丈为王,田产店铺、财帛女子,任凭姑丈聚用。
朕只盼与姑丈君臣相宜,成就你我君臣的一代千古佳话。”
领了一万一千户食邑的高工资,准备三十岁就退休养老的杨沅也“动了情”。
他拉着小皇帝的手,双眼湿润地道:“大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