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顺势出班,拱手道:“陛下,杨沅受封王爵,这右谏议大夫、川陕暨陇右宣抚使之职,就该交卸出来了。
不知可由何人出任,还请天子示下。”
赵愭把脸一沉,故作不悦地道:“杨卿出镇潼川之前,虽然挂着右谏议大夫的官职,但朝中职司,一日不可或缺,早就有人补缺上去。
杨卿卸任既可,此职本无空缺,无需再任。至于川陕暨陇右宣抚使…”
赵愭看向杨沅,道:“朝中还有何人比杨卿更加熟悉这三地事务?
朕封杨卿为王,是因为杨卿的功劳。
杨卿正当而立之年,还要大有作为之时,难道就此闲适养老吗?
这川陕既陇右宣抚使,仍由杨卿遥领便是。”
杨沅哑然失笑,听前半句,他还真以为这小皇帝毫无芥蒂,仍然要重用他。
只是不放心他领兵在外,所以要加一道限制。
如今这“遥领”一出,果然是个面子工程罢了。
一见杨沅忍不住失笑,赵愭也是心中微虚。
他便清咳一声,加补道:“杨沅封王,食邑万户,再加一千户,赐‘三不朝’!”
群臣听了,又是一种骚动。
一些以为杨沅就此要远离朝政的,都以为当真是圣恩隆宠了。
所谓“三不朝”,就是指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放眼整个大宋历史上,有此殊荣待遇的,也只岳飞一人而已。
现在,又多了个杨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