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在时,父亲便经常替他处理各种文书,只是不曾对外宣称罢了,其实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到也可行。
宋灵枢仔细思量了一番,才开口道,“翰林院大多是清正之士,对朝局见解欠缺了些,陛下也可钦点丞相为首,翰林院学士相府,丞相有处政的能力,翰林院学士又是出名的清廉,既能防止丞相权重独大,又不至于误了国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宋灵枢冷静的分析利弊,“就算是这样也做不到万无一失,陛下还得时时亲自抽查那些被他们批阅的奏折,一旦查出什么不妥严惩不贷,不叫他们可以生出娇纵之心。”
裴钰见着这样的宋灵枢,只觉得她身上有光,他不过和她提了提自己的想法,只这么一会儿她已然将事情理的明明白白,将框架条例都整理的一清二楚。
宋灵枢被他盯得浑身不自然,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皱着眉头道,“是我说错了么?”
“并没有。”裴钰替他抚平的紧蹙的眉头,“朕只是觉得卿卿说的甚好,可还有什么见解?”
在裴钰的刻意纵容之下,宋灵枢开口说了许多朝局的弊端,比如科举只重文章和武道,实在不利于大齐的发展。
在比如商人每年交税最多,却没有相符合的社会地位,也不利于国库征收。
国库无银,何言兴军?更不要提科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