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不对劲,可听到后面,却忍不住想激动地拍大腿。
这哪里不对劲,分明是很对劲!
多少年没见过如此圣明的汉家天子,他是真的清楚大臣想要追求什么,在权势与身份已然满足的情况下,不就是想做些事情,求得留名于竹帛吗?
别以为就曹孟德想在碑上刻写征西将军曹侯墓,若是有选择把画像挂到宫殿里去,你看他还稀不稀罕只把名衔刻在石碑?
必然会更改目标,立志将自己的画像与先祖曹参画像,同挂在宫殿里,引得无数人羡慕。
这才是身为汉臣的最高追求,享受生前身后名。
至于天子附带的黔首士卒,此刻已经成了无足轻重的事情了。
“陛下敕令,臣等必当惟命是听!”
迎风宫殿里响起了群臣,再度跪拜之声。
就连关羽、张飞、荀攸、荀彧、卢植都忍不住流露出笑意,不管怎么说,此事必然有他们的份。
身为开国功臣,所追求的先是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再则是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有什么比把画像悬挂于光明南宫,更令人欣喜若狂的事,如果能此时进去,就算立马双脚一蹬,也有官员心甘情愿。
从今往后,踏足光明宫享受祭祀,将成为功臣的最高标杆。
刘备见群臣百官皆喜不自胜,也不禁嘴角含笑,诸君放心,该有的都有。
先抛出荣誉,再设下严格的限制,必定会让许多大臣趋之若鹜,还能间接引导天下士人的价值观,何乐而不为。
刘备抬了抬手,制止了宫殿里的喧杂声,复说道:“汉家举孝廉以来,已有三百三十三年,桓、灵时便有童谣唱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可见孝廉难以为继,于是我令各州行当年左公策,考选出良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