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36">滑行过程中,对身体的调整越多,越复杂,这种影响便越大。
带来的这种影响就越大。
三月初三,“鸿羽游身法”在大师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跨入宗师层次。
滑行距离,更进一步提升。
站在落差两三千米高的峰顶,一跃而下,便可在狂风席卷中,迅速横掠近万米虚空,稳稳落在山脚下的营地之内。
但耿煊最在意的,却不是这个结果。
而是当这“游身法”晋入宗师之后,那无形无质的虚空,在他的感受中,一下子变得如同水域一般,既清晰,又直观。
每一股从身周掠过的紊乱激流,他都能清晰的把握到它们的脉络。
那些从身周掠过的飓风,在耿煊的感受中,变成了可以直视、可以触摸狂澜。
“…既然可以看见,可以触摸,自然也可以利用。”
“有弄潮儿,熟稔水的特性,并善加利用,就可在惊涛骇浪间如履平地。”
“弄潮可行,那我弄风…自然也可以。”
当耿煊将这种感悟用在实践之上时,还真让他在滑行的过程中,成功的借到了几次“风力”。
原本一直在持续的、缓慢的下行的身体,忽然很明显的调整了一下角度,改下行为上行。
只不过,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借到“风力”。
自身的速度,身体的姿态,身周飓风的流向…每一种因素都要恰到好处,这才能共同促就这样的好事。
粗略统计下来,每五次尝试,才能成功一次。
还有一次,结果不好也不坏。
而剩下的三次,不仅无法借到“风力”,从而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