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深处,正在借着地形地物快速移动着的卢森宝突然感觉头顶上有什么异样。
抬头,借着远处的路灯灯光看到有几个黑点正在飘荡着。
滑翔伞!
卢森宝很快认出了那些黑点是什么,下意识地抬起了手...
演练的成功让我们士气大增,但我也深知,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战斗不会像演练这般简单,敌方的无人作战系统必然还会不断升级,而我们则需要始终保持领先一步。
为了应对可能的变化,我决定进一步加强团队的技术研发能力。专项研究小组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针对敌方系统的弱点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我们也对量子加密技术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适应更复杂的战场环境。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算法,可以让电子干扰装置的信号强度提升三倍以上,同时降低被侦测的风险。这一突破让整个团队都振奋不已。
然而,技术上的进步并非唯一需要关注的重点。士兵们的实战能力同样至关重要。我亲自参与了训练计划的设计,将基础体能训练与战术配合相结合,模拟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应对策略。例如,在一次夜间渗透训练中,我们设置了一个完全黑暗且充满障碍物的区域,要求小队成员仅凭夜视设备完成任务。这样的训练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技术能力,还极大地锻炼了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准备工作逐渐接近尾声。某天清晨,我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同志们,”我严肃地说道,“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敌人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一定会采取反制措施。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始终占据主动。”
会后,我安排了一次更大规模的综合演练。这次演练涵盖了从情报收集到最终打击的全流程,旨在检验整个作战体系的协同能力。演练当天,天空依旧阴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队员们按照既定计划分头行动,每个环节都紧密衔接。当电子干扰装置成功瘫痪敌方无人作战系统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但这并不是终点,我们还需要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