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经过紧急磋商,意大利王国与同盟各国签订停战协议,意大利成为继俄国后,第二个单方面退出战争的国家。
俄国、意大利相继退出战争,协议国集团只剩下英国、法国两个大国支撑,同时,由于汉国、美国在美洲、非洲、亚洲等领域的全面交战,对协约国集团的海外运输供应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英国、法国国内都出现了物资供应紧缺的状况。
10月12日,法国前线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士兵反战活动,700余名士兵,拒绝向对面阵地发动进攻。
10月28日,士兵反战活动愈演愈烈,法国国内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
12月,汉美两国签订停战协议,美洲大陆战火停歇,面对剧烈变化的美洲局势,协约国、同盟国两方都有心结束战争,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但是长达三年多的战争,两大集团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和损失,除非像第二次汉美战争一样,一方占据绝对的军事优势,否则没有一方愿意妥协、退让。
为增加胜利筹码,彻底打垮对方,协约国、同盟国两大集团都加大了对汉国得拉拢,哪怕没有把握让汉国加入本方阵营,也不能把汉国推到对立面。
1918年1月7日,经历1个月时间磋商、协调,汉国与协约国集团达成协议:
1协约国集团同意将安哥拉、莫桑比克、法属刚果三地作为移民接收地,无条件接收自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等地迁移而来的百姓。
2英国、法国、荷兰以总价1200万汉元价格,将圭亚那地区转让给汉国。
3协约国集团承认汉国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等地区保有特殊权益,承认汉国对波多黎各、关岛、巴拉望岛、威克岛等岛屿的主权归属,承认古巴岛作为美洲土著居民安置地。
4汉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最迟于1918年6月前,派遣50万部队至欧洲大陆,参与对德国战争,战后,德国在非洲殖民地划分给汉国占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