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但事情到了这种时候反而不需要担心,因为曹操已经没了官职,对于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路人来说,这惩罚很重了,再也不能追加什么麻烦了。
丁氏没有给曹旭解释的这么复杂,只是说曹操受人牵连,问题不是很严重。
丁氏都这么讲的话,曹旭也就放心了。
曹操刚回来还是很忙碌的,虽然没了官职不用管公务了,可以前的朋友们总要联络一下,该拜访的该聚会宴请的,一个都不能少。
等曹操忙完了这一波,也就真正闲下来了,他开始盯着曹旭的功课了。
曹操和曹嵩一样,对曹旭的功课没太大要求,但也不能太差劲啊。
离了曹操这么长时间,曹旭的文化成绩一落千丈曹嵩不高兴,又拿她没办法,连训斥她几句都狠不下心来,还不如丁氏说的多呢。
一般来讲都是严父慈母,可到了曹旭这里是慈父慈母,造成的后果就是曹旭的文化课一塌糊涂,要不是还有个徐昌压着她,曹旭真的敢上天。
曹操回来觉得这样不行,尤其是他听说蔡邕的女儿蔡琰,如今不满三岁,可人家已经能背诵不少文章了。
曹操深刻怀疑曹旭现在的水平可能还比不上小了她一大截的蔡琰。
至于说曹旭的字……曹旭的字,也就只能称之为字了,根本称不上是书,更别提法了。
她的字,也就是看起来干净整齐让人能认识的水平而已,距离书法的差距大到让曹操绝望。
这怎么能行啊!
曹操不由的有些嫌弃曹嵩,惯孩子也不是这么惯的嘛,当爹的咋就不能严格要求一下?
……然而事实是,他自己被曹旭撒娇几句,也顺口就答应陪着曹旭练武去了= =
曹操教了曹旭一个月,自己把蔡邕新创的飞白书练的像模像样,至于说曹旭?
她射箭的靶子又往后移了不少距离算不算?
曹操在洛阳也没能住很久,实在是无事可做,他整日看着朋友们忙碌奔波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就跟曹嵩提出回老家去住着。
短期内曹操是别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了,曹嵩想想觉得让曹操回老家去也不错。
在洛阳整日就是宴饮应酬,这也不是个事儿啊,反倒是回老家去能让曹操得空好好读读书,不要荒废了时光。
再加上曹嵩也知道,曹操自己在家无事可做,却看着昔日他有些瞧不上,觉得眼光才干都不如自己的朋友们混的风生水起,这对曹操来说也是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