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那第三个呢?那些传统手工艺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手工艺传承下去?」李部又问。
「这个有点难办。想来李部也知道,传统手工艺渐渐没落的真正原因,不过是工艺所得和所费时间不成正比罢了。传统手工艺太难学了,想学有所成,乃至出师,往往需要好几年时间。
问题出师之后,想用手工艺赚钱谋生,依然非常难,因为是纯手工,没法规模生产,制作周期还长,很容易被机械化产品替代。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愿意去买一个几块钱的塑料筐,还是愿意买一个三十多块的手工竹筐?相信除了一些追求生活高品质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轻便又便宜的塑料筐。说句难听点的,人家用价格战都能冲垮你。」王轩说。
「是啊。传统手工艺最尴尬的地方在于,传统手工艺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可带来的平均收益却比较低,变现能力远不如其他工作,以致于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手工艺,除了老一辈人还在坚守之外,很多手工艺现在已经找不到传承人了。」李部叹了口气说。
「就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有。国家和民间相配合。甄选出那些精致的,濒临灭绝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手工艺,由国家出面,帮这些手工艺申请非遗,甚至可以出台相关法案,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案,对该项手工艺进行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
民间方面,可以找一些明星之类当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将年轻群体的目光聚集过来就行,曝光度大了,总能吸引一些年轻人过来学这些手工艺的。
当然,最主要还是要帮这些手工艺打开销路。靠名人效应,靠情怀,是没法坚持的。商业战略永远是情怀的基础,没有买卖,就没有保护。其实之所以让国家出面帮手工艺申请非遗,除了保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手工艺正名。而正名,也是为拉开销路服务的。
还是拿篮筐举例,如果你是消费者,你面前摆着一个几块钱的塑料筐和一个三十几块钱的非遗工艺品手工竹筐,你会买哪个?大部分人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