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拒绝,嫣然一笑,挽上他的手臂:“乐意之至。”
宽敞明亮的大会议室里,第四轮面试正在进行,按照流程,这也将是最后一场面试,由hr的主管级别亲自进行面试。
柏洪智坐在正中的面试官位置上,面容严肃,恰如其分地流露出威严,让每一个进来面试的应聘者都不由自主小心翼翼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按理说能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人,各方面素质应该都是蛮优秀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连续面了七八个了,柏洪智都不是太满意,有的甚至没等到别人说完,就打断人家,告诉他时间到了。
第九个进来的是一个三十左右的男人,西装革履,典型的面试打扮,进入这个环节,已经不需要自我介绍了,面试官手上都有一份详尽的资料,应聘者只需要根据面试官的问题来回答即可,这些问题天马行空,而且不一定跟行业有关。
susan负责发问:“你好,关先生,从你的简历上看,你原来是学程序的,但到国外留学期间,学的却是工商管理?”
关青道:“是的。”
susan道:“既然你有如此丰富的履历,和这么长时间留学在外,那为什么不留在国外,而要回来呢?据我所知,现在港城很多有条件的人,都会选择移民,而你的条件并不差。”
关青道:“外面再好也好不过故乡,我想港城还是有很多发展机会的,而且这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城市。”
susan笑道:“但是你所应聘的这个职位,很有可能是需要到b市就职的,这样你也愿意吗?”
关青道:“是的。”
susan道:“你所留学的地方是伦敦吧,能否请你谈一谈b市在各方面与伦敦的差距,你觉得以如今国内的发展状况,要多久才能赶上欧洲发达国家呢?”
这个问题就跟应聘职位毫无关系了,纯粹是考究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相比起来关青还算幸运的了,因为在他前面那个倒霉的应聘者被问的问题是:论述冰淇淋与港城经济之间的必然联系。
不过因为陆氏给的待遇十分优厚,几乎是外面同等职位的两到三倍,所以就算问题再古怪,也能网罗到不少精英。
关青组织了一下语言,道:“b市诚然有不少问题,但伦敦本身问题也不少,我认为类型是不一样的,无法作比较,当然,比如说像b市的环境问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伦敦也曾经遇到过,而且为此酿成惨祸,我认为b市作为一个千年古都,这些前车之鉴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说到经济的话,我倒是认为如今国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