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向皇京府。如此一来,兵过之地必然动乱,会引得流民四起、阻碍丛生,因此我们并未占据地利。
人和,皇上登基之后,便逐渐将各地卫府的将领更迭替换,此举必是已有防范谢家之意,可笑我们此前竟未有察觉。如今各地都指挥使司都有皇上和阉党的人,唯有西南地带因有谢家坐镇,尚为铁板一块。但这样一来,我们想领兵造反必会事先被其他行省提防,加之无法动用虎符,二十万兵权一落千丈,便也失了人和。
说到底,谢家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民心。天下百姓与士卒何人不知谢大将军保家卫国之名?可此为双刃剑,这些民心是建立在谢家忠于大历江山之上,若谢家突然成了反贼,平白无故为百姓带来祸乱,民心便会流向另一方。失民心者,亦失天下。”
谢嘉宁长篇大论地讲完,其余几人已是惊于原地,久久不曾言语。
谢嘉宁却恍若不觉,平静地看向谢怀荣,盖棺定论道。
“所以阿爹您看见了吗?我们谢家此时谋反是死,什么都不做也是死,还不如壮士断臂就此上交兵权,至少能明哲保身。”
谢怀荣终于反应过来,原来女儿说了这么多并非真心想谋反,而是在用事实告诉自己,谢家已无退路。
谢怀荣身为武将,虽不懂高深莫测的计谋,但却是个明事理的人,听完女儿用心良苦的劝解,当即便下定了决心。
“好,宁儿说得有理,何况对于我们谢家而言,什么权势都没有家人的安危来的重要。我走到如今的位置,除了有精忠报国之心外,更重要的是想守护好你们。既然皇上对我们不义,此后这份殊荣不要也罢!”
谢嘉宁听闻却再次断言:“不,阿爹,谢家的荣耀断不会止步于此。”
见女儿又有高见,谢怀荣干脆不自己思考了,直接洗耳恭听。
“方才我说过了,谢家的民心是把双刃剑,于我们而言是,于皇上更是。阿爹您身怀丰功伟绩,即便因抱病主动交了兵权,皇上只要未昏庸到头就不会对您不管不顾,甚至就算他昏庸到这个程度,其他臣子也会奉劝其下旨擢升您的官职,将您放到一个有名无权的位置。
否则不说百姓会如何看待皇上,曾经您手底下那二十万士兵便会首当其冲对皇上感到寒心。皇上若这般行事,只会尽失民心和军心,得不偿失,所以他即便是为了做面子功夫,也必将给谢家留条后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