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稳妥的。
如果第一批物资发射出了问题,那么载人登月就只能延期了。
当然也多亏了量子模拟计算机的出现,让许多繁复的计算变得简单,才让这个方案变得可行。
换了以前哪怕乔喻再坚持,如此冒险的方案大概也会被毙掉。
在万众期待的直播中,载着飞船的火箭顺利升空,并在一个小时主持人的讲解中,顺利进入到地月转移轨道。
接下来是飞船要做近地轨道检查,一切就绪后就要TLI点火,然后奔赴月球。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直播的了。
毕竟从地球到月球需要大概三天,然后才是真正激动人心的时刻。载人飞船要在近月轨道跟材料舱对接,然后一起降落到预定地点。
不过大家并没有离开屏幕,因为央媒的主持人已经连线了这次登月计划的总指挥乔喻院士。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才今天的重头戏。毕竟在华夏不遗余力的宣传中,乔喻已经是现代科学界的领军人物。其地位已经推到比牛顿跟爱因斯坦更高,自然也收获了许多拥趸。
尤其是西方。
很多说法的确是站得住脚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近代史上,西方的强大有目共睹。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到世界灯塔,全世界都唯西方大国马首是瞻。
为什么到了现代突然就不行了?华夏的老师跟网络上许多人给出的答案是,西方开始不重视科学跟教育了。
这个观点只能说见仁见智。毕竟西方其实并不是不注重科学,比如大型科技公司就非常注重科技研发。
但这种论调在西大普通人的视角却很有市场。毕竟他们都是经历了快乐教育长大的。很清楚他们接受的都是怎样的教育。
的确很快乐,但什么都没学到。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