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xt_98">《民法典》提前出炉。
法兰克人在蛰伏,在卧薪尝胆伊比利亚国王卡洛斯四世不服气,所以李郁赐下了战争。
吴军和撒克逊海军联手攻入伊比利亚半岛,占领了部分海岸线城镇,控制了几处关键港口。
但伊比利亚半岛的多山区地形让进剿的吴军头疼不已,伤亡惨重。
然而在半年后,卡洛斯四世却突然认输,乖乖赔偿了420吨黄金。
吴军借坡下驴,撤出半岛,宣布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背后原因是,李郁给出了威胁。
如果他卡洛斯四世坚持不赔款,自己就扶持伊比利亚国内革命。
反制措施都告诉他了:
一,吴国将在军火和资金层面大力支援伊比利亚半岛的暴民。
二,吴军在撤退之前,会把占领的防区移交给奥斯曼,想来苏丹对重回伊比利亚半岛很有兴趣,就算慢慢蚕食50年也有耐心。
李郁软硬兼施,终于收拾服了这帮反动君主(除了沉默的普鲁士)。
接下来是武力镇场,待赔款全部兑现再考虑撤军,滞留期间的军需粮秣由当地人承担。
这是吴军的最高光时刻。
接近一百万大军分散驻扎在长达千里的战线上,南至尼罗河,北至华沙。
仆从军个个昂首挺匈,共有荣焉。
为帝国开疆拓土,布皇恩于四海的自豪感,让仆从军对上国充满了认同感。
上国是慷慨的,酒肉白米,金银赏赐,从不克扣。
李郁提出,未曾参战的欧陆各国也被要求小赔一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