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修者道行,唯有到了吐纳之境,阴神才能自由吐纳外界的道韵灵机。
到了这步,体内孱弱的法力,才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方可维持起法术的施展、法器炼化、符祭养篆。
《三阴札青种魔吐纳法》,便在吐纳阶段,记录有一门唤作‘札青游蛊术’的蚕头法术。
借用阴神,将阴气、死气、煞气吐纳入体,遵循秘法,将之炼化为一种无形胜有形的‘游蛊’。
无形时,便化作背上的牡丹花绣,温养成长。
有形时,便为一蛊虫,阴神附着其中,即便在阳气正浓的白日,也可短暂出游,百丈之外取人性命。
可谓是隐匿诡异,防不胜防!
如今鲁达也算是正儿八经的修行者,自然也知晓许多修行界的隐秘。
比如,术法和功法的可贵和稀少。
蝇头小术倒还好,不涉及过于深奥的道韵和法理,无需法力也可施展,若是花心思搜集,修者几十年下来,也能搜集到十来门。
当然,搜集和修行是两码事。
哪怕只是蝇头小术,修行起来,也讲究个资质悟性,动辄数年才有只言片语的领悟。
未得长生前,寿元有限,哪里敢过于分心旁物?
而在蝇头小术之上,便是蚕头法术。
蚕头,乃蚕头燕尾,法术结构晦涩凝重,需要举重若轻的牵动种种道韵,结笔轻疾,较为复杂。
威能和效果,自然也远超蝇头小术。
想获得这种层级的法术,已经不能强求了。
一座传承数千年的道统,藏有的功法、法术可能都不出双掌之术。
甚至许多功法,都无配套的蚕头法术,往往需要东拼西凑,鼓励后人多多努力,奋百世之余烈,才能完善出一门法术。
想那巨子大仙、独角兕大王看似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有专人侍奉,但都未掌握蚕头法术,会的都是些小术。
而清凉老人宝山空回,却从《三阴吐纳法》中,参悟出了什么欢喜之法,简直是辱没了天台慧祖的名号。
据白素贞所说,即便是她,也不过掌握了寥寥几门法术,比如移山倒海,撒豆成兵,还有一式风雷法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