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不要再送。他们才慢慢拨马回头,就像羊群分出一股,又合并到一处。
成吉思汗眯着眼,看着自己儿子受到如此尊重,心里很是愉快。
外人普遍认为,因为拖雷这几年缺乏战场上的功绩,成吉思汗待这个儿子越来越疏远,在重用程度上远远不如他的兄长。其实他们都错了。
在成吉思汗秘而不宣的内心深处,他和拖雷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两人同为中原战场上的失败者,都是大周皇帝郭宁的手下败将。
所以过去数年里,那些蒙古贵族们对拖雷的所有讥讽,几乎都等于是在打成吉思汗的脸。只不过成吉思汗用西征时辉煌的胜利,让外人全都忘记了这个共同点。
所以成吉思汗比任何人都欣赏拖雷的付出,也比任何人都期待这一次长驱斡腹带来的胜利。对他来说,这一次的胜利洗血的,不止是拖雷一人的耻辱。
对于曾经给自己带来惨痛记忆的敌人,成吉思汗一向都愿意下大力气探查,务求将其优劣剖析分明。对这一次的战事,他已经独自推算了十遍以上。
大周军队是一支非常依赖后勤支持的军队。
这支军队不缺乏战马,所以看似拥有长驱转进的能力,但在成吉思汗眼里,郭宁之所以在北疆横行,是因为北疆紧贴着汉人的国都,其军队在作战时,能够不要钱似地挥霍各种物资。包括大量的车辆、甲胄、武器、作战所消耗的箭矢和火药等等,都能就近调用,乃至从南方的广袤领土上不断汲取。
但这些物资长年累月运输往北方运输,不可能长着翅膀飞跃到南方。如果剥离掉这些,周军主力再长途跋涉,自北疆轻装折返,那他们和蒙古人相比,并没有优势可言。
何况他们有没有折返的可能,尚属未知呢。
木华黎在北疆带着众多仆从部落军队,会不惜代价地纠缠住周军主力;而成吉思汗本人,将会等着屯驻在凤翔、京兆等地的周军李霆所部动起来,然后发动最凶猛的衔尾追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