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不远处的洋楼:“既然来了,园内有些宋总和夫人的私藏在展,您倒不妨过去看看。”
“林瑜你这人还是老样子,喜欢瞎客气。这会儿是我早到,错不在宋远哲身上,没必要抱歉。至于藏品,他的宝贝大多我都见过,今天是来谈正事的,就——”
罗生生说到这里,刚想接句推辞,却见前台工作人员已自觉戴好耳麦,朝她做出了“请”的手势,整张脸堆满笑意,殷情到……让人实在很难表达拒绝
“女士,请随我来。”
对方应是名专业的展馆解说,携她入室后,由外到内,悉心将展品一件件地介绍,谈吐间,口条伶俐,逻辑亦很清晰。
一楼展出的藏品主要是字画、珠宝、古董这类,其中泰半往上,罗生生都在澳洲见过。剩下的,大约是今年拍卖行落锤敲定的新品,看着都很眼生,她因志不在此,所以观赏起来也没几多上心。听闻拍价后,百万的夸句不错,千万的赞声挺好,敷衍着敷衍着,便也稀里糊涂兜完了整圈。
其后来到二楼,展厅格局变幻,设计了更多类似美术馆的区隔。一张张不同画幅、或黑或彩的摄影作品被挂在白墙。当罗生生走近,看清楚内容,竟忍不住有些傻眼。
“我们现在看到的系列,是今年奥斯卡最佳摄影,rogerdeakins在2012至2013年间,拍摄《边境杀手》时,创作的平面作品。这位大师素以惊艳构图与奇绝光影着称……”
解说员依旧延续在楼下的做派,朝她娓娓叙述着,从罗杰狄金斯讲到埃曼纽尔,再跨越半球,聊起了夏永康、何藩这类风格迥异的国手。其间展出的每位,都是罗生生常爱挂在嘴边,殿堂级别的现代摄影大师。
两人一路你说我听,穿越光影,缓缓走到西窗尽处,在这里她们脚步停顿,跟前忽而出现面题为“友作”的展墙,上头排满了整条120规格胶卷洗印出的照片。
罗生生在这堆纷繁风景当中,一眼便看见了达拉维的平民窟里,拉契那张天真而局促的笑脸。
她记得自己曾答应过的,说要把这张照片寄送给他。
然而承诺说来都很容易,世间的无常和忘性,却让践行,成为了一种少数人才拥有的德行。
原本黑白的画面,在注视中,被滋生蔓延的回忆镀上层色彩,鼻酸忽而上涌,就算她强忍住没有掉泪,眼眶还是隐隐泛出了几许泪红。
“这面墙,是我们园主好友,于相关电影拍摄期间,在印度做的采风,主要以禄莱双反进行创作,相机和胶卷母带都摆放在下方展柜——”讲解员回头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