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总账朱由校比任何人都清晰,但经魏朝这么一说还是很高兴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长江航道疏通后,朕听说沿岸很多百姓都开始改种桑树,看来生丝的供应不是问题。朕唯一担心的是销路,欧洲一直在内战,他们的订单如何?”
朱由校的话句句切中关口,魏朝不敢有半点马虎,谨慎的回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子圣明,目前欧洲商人的订单已经降至去年的四成,他们有几次找奴才商议想从天朝购置火器和战船,都让奴才一口回绝了。不过万岁爷放心,这些减少的订单都让天竺和波斯、阿拉伯商人拿走了,他们拿到欧洲后坐地起价,赚的盆满钵满。”
朱由校听闻魏朝欧洲军火商的请求,气得用手掌拍了下桌子,众人见龙颜大怒,纷纷跪地不敢吱声。朱由校心想好糊涂的奴才,天下还有比贩卖军火更赚钱的买卖吗?不过气归气,这事赖不着魏朝,人家负责的织造局的生意,真要敢偷偷走私军火那是要灭三族的。
“你肯实心用事朕很欣慰,但还是缺了点火候,看待事情的高度不够。你尽快联系那些打听军火的欧洲商人,朕会安排专人和他们洽谈,如果生意做成你们织造局可以抽走一成的利润。另外,朕这趟出巡见各地的大小作坊林立,表面上看是丝绸市场繁荣了,恐怕问题没这么简单吧?”
这种跟风的现象早就出现好几年了,毕竟丝绸贸易的利润非常大,江浙两地的作坊如雨后春笋。有些商人手里握着数千台织机,雇佣的匠人过万,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他们见有暴利可图,便联合起来故意抬高生丝的价格,拼命压低丝绸的出口价,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