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戚继光的四子,与两位兄长都曾在锦衣卫当差,可谓世代忠良,正气凛然。听得朱夔元的夸奖并未当回事,谦虚的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督大人谬赞,卑职才疏学浅正好有事相求。昔日在宫中当值时,圣上曾问及‘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该如何作解,请大人不吝赐教。”
朱夔元闻听是小皇帝的疑惑,自然不敢怠慢。他本是武举出身,但在朝中广交鸿儒博学,也称得上是满腹经纶。这“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出自《老子》六十三章,说君子要以德报怨,但《论语?宪问》却有不同的看法,孔子认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认为应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于两位学派大家的不同观点,朱夔元也不敢轻易下结论,只说了些老生常谈的话。戚兴国听来甚觉无趣,自然也不再问下去,转而说道:
“这龙场本是我朝一位圣贤悟道的地方,王门子弟遍布天下,圣上口谕诸位将军需在此地焚香叩拜,并为文成公修建祠堂以便后人四时供奉。钦此!”
说完戚兴国继续押送囚车前往蔺州,只留下朱夔元、王三善站在原地呆望。两人回过神来才想起叩头领旨,暗叹小皇帝的心思高深莫测,这个疑惑的答案就在王阳明的心学当中,如此安排多半是要抬高王门的地位。
有了这次教训,进入水西境内后王三善处处小心谨慎,安邦彦见偷袭不成只能围着五峰山与官军打游击。不过好景不长,奢崇明父子在蔺州被凌迟处决的消息散开后,身边不断有人逃跑,王三善很快便探知到安邦彦的具体位置。根据商议,朱夔元率大军围困贼首,王三善则到水西王宫宣读圣旨。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