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你们两人最开始认识的时候,你是怎么把这个“士治”喊出口的?
杜预咳了一下,终于还是首先出声问道:
“据叔子所言,士…士治欲有志于学院?”
看到杜预有些迟疑的神色,王濬坦然问道:
“杜郎君可是觉得濬年纪太大,有些迟了?”
杜预一听,连忙摆手:
“自然不是。百里奚七十多岁才被秦穆公任为相国,佐秦穆公开地千里,称霸西戎。”
“太公望(即姜子牙)亦是七十二岁才被周文王请出山,最后兴周八百年。”
“士治正值壮年,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我听叔子说,士治年少时颇为,呃,颇为不拘小节,谁知现在看来,却是与传闻大不一样。”
王濬听到这个话,叹了一口气:
“其实叔子说得没错,我在乡里确实没有什么好名声,早些年因为家族的关系,我还曾被征僻为河东从事,可惜又与同僚不和。”
说着,苦笑了一下,“再后来,伪魏日衰,大汉日兴,我亦不愿与那些同僚虚与委蛇,于是干脆辞官回家。”
听到这个话,冯二郎认真地看了一眼王濬。
得亏你辞得早,若不然,今日又何须如此费劲?
说不得在河东时就能见到大人…
王濬只觉得冯二郎的目光有些古怪,但也没有太过注意,只是继续说道:
“特别是大汉收复关中这些年来,三兴已定,百姓欢颜,吏治清明,与那伪魏大不相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