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25">我觉得讽刺无比又觉得无比合理,他可是有勇气告御状也要做清官的人啊,怎么最终却变成了贪图钱财药贩子呢?但如果他不找生财之道而选择清贫廉洁之道,他如何对内心那个渴望富足的自己一个交代呢?这样看来,包龙星必须不能继续做官,卖药也好,卖什么都罢,当童年的理想已经得到实现,成年人的世界里最要紧的,还是体面、富足的生活。
我一直好奇包龙星这个人。
其实仔细一看,包龙星这个角色,和《功夫》里面的阿星,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小人物”,尽管包龙星是官,但是却只是九品芝麻官。
而他们都是在孩童时候,想要做“好人”“英雄”!
但是却都被现实打击到了!信念在那一瞬间崩溃了。
这就是小孩子和成年人的区别所在。
《功夫》里面的阿星,出场就是一个想要做坏事,却屡屡闹笑话,想要欺负人,却反而被欺负的小角色。
《九品芝麻官》里面的阿星,同样的,是一个想要当贪官,但是却当的无比的憋屈,钱没贪到,反而还惹的声名狼藉。
同样的是想要的和自己的实力不匹配。
那么这个一直贪婪的人为何会拿出勇气来帮助弱势戚秦氏,他那么的挣扎,看上去那么的讨厌,但却能说出“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公理”这样有信念的话,到沦为乞丐依然不肯屈就拿食物、拿钱。或许是“我要做一个好官”在指引他。
如同《功夫》里面的阿星一样,哪怕是死也要再打一棍子,同样的是一个“英雄”“正义”的信念在指引着他。
回到《九品芝麻官》,阿星无疑也是个醒目的人,收了方唐镜的钱并没有立刻答应;虽然失意于妓院做了龟公但却在其中苦练吵架技能,他越来越醒目,我觉得是因为他老爸临终的那句话的作用:“贪官奸;清官,要更奸,要不然怎么斗过他。”
单纯有信念,不足以乱流中生存下来,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