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马上明白,这是安乐公主搞的名堂。安乐公主公然在自己所建之寺旁边再造大寺,其目的并非为了摆阔,而是借此事来羞辱自己。事情很明显,“安乐大佛寺”若建成,“辕马”赵履温定会用足了钱物,将此寺造得美轮美奂,届时香客信众定会争入此寺,其东面的小寺显得破败,于是便会门可罗雀了。
京城里有这样的好处,一件小事情的背后若有显赫人物的身影,人们定会穷究深探,然后口沫横飞,将事情说得更加绘声绘色。眼前的这件事情就很有趣味,一个侄女公主向姑姑公主叫板,这是何等令人兴奋的事情啊!一时之间,这件小事马上渲染得全城人人皆知,一些好事之人更是前往修正坊现场观看,将那里围得水泄不通。
李隆基听说了这件事儿,并没有将之放在心上。他当时认为,这是安乐公主恃宠胡闹,难以持久的。李隆基却没有想到,宏图大略的姑姑太平公主竟对这件事情如此生气,心里为其不值。
李旦说道:“你姑姑今日不来府中观舞,那么明日的定昆池之会,她也不会去了。”
“猿马”赵履温为造定昆池确实十分卖力,安乐公主令他中秋节前建造成功,如今刚入五月,定昆池已然建造而成。安乐公主大为欣喜,遂请父皇母后入定昆池观赏。李显自然满口答应,并诏百官随之入池观赏赋诗,这个日子就定在明天。
李隆基不再接这个话茬儿,说道:“父王,姑姑今日不来,韦公正好在此。待会儿乐工与赵氏就过来了,你们品评一番如何?”
李旦道:“好呀,安石最善为诗,你那乐舞之词正好由他品评指点。安石,你以为如何?”
韦安石想了想说道:“相王,属下许久未入府拜望,今日已叨扰许久,不敢再劳临淄王。”他又面向李隆基说道,“临淄王乐舞之名冠盖京城,安石不明乐舞之理,焉敢指点?待此后太平公主观舞之时,安石定叨陪末座,以饱眼福。”
李隆基拱手道:“韦公之言实在谦逊。”
李旦本来不爱热闹,遂摆摆手说道:“罢了,三郎,你就别让他们过来了。你先退下吧,我与安石再说几句话。”
李隆基起立躬身道:“如此,孩儿就告退了。韦公,您请宽坐。”
五月的长安城里,已稍显燥热。人们闲暇时候,往往喜爱到曲江之侧游赏。然曲江两侧近年内各衙署修建了许多厅馆台榭,一些达官贵宦之家也在这里辟地修宅,于是这里的人声渐隆,再无僻静之所。大凡人声鼎沸处,向为文士不喜,所以许多人转而向城外杳无人迹之处寻觅游赏之所。
安乐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