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郑,年纪四十上下,面相和善,他得知荀棐将以功曹的身份掌管户曹之事时,并没有因自己被分权而露出任何不愉之色,反而客客气气地说道:
“荀君于农事有大才,今日之后,郡中农桑事皆听荀君吩咐。”
“如此以后要多多劳烦郑户曹了。”
“不敢,某必竭力襄助荀君……”
和郑户曹达成一致、统一意见后,荀棐仍然没有下达任何指令,而是先查看郡中的田册人口资料等。
一连看了两天,荀棐稍微做到了心中有数,于是下达了第一条命令:
令诸县户曹察访县、乡之中的良农,一县中挑选十名耕种最好者,各赐牛一头、曲辕犁一具,以示嘉奖。
耕种最差者,便由户曹吏上门斥问,并使人教授其耕种、轮作之法。
此令一下,各县的户曹不管愿不愿意,纷纷行动起来,以往只愿待在公廨中的佐吏们也都主动探访乡、里,寻找良农。
没办法,谁让如今掌管户曹的是荀棐呢。
荀棐本就名望高,又是掌管人事的郡功曹,还刚刚以段旭立威,佐吏们或为了升官,或为了不得罪荀棐,纷纷忙碌起来。
而荀棐也不是颁布命令便了事,为了防止各县出现户曹假报良农之事,荀棐常带着数名郡户曹的佐吏亲下各县乡间,访查农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