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83">像张一川、惠登相、周清那样,能主动跟刘承宗去谈归附,就已经是天底下很有野心胆量的豪杰了。
在张一川下一档的,就是四天王李养纯、整齐王张胖子那俩,闷不吭声的把自己天王、大王的名号改成总兵官,做出观望的模样,自称是刘承宗的部下。
更多人,是一面想着天下之大,总有自己能站住脚的地方,尽量离刘承宗远一点。
毕竟以大多数民军首领的行事作风,离刘承宗近了,别说联合行动,不被刘承宗发兵剿灭就谢天谢地了。
因为他们大多数部队,在思想上非常混乱,得过且过,以至于比蒙古兵的军纪还差。
李自成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本部能打,也更能接受其他大大小小的首领连营,甚至在自身本部力量的设计上,他就天然需要与其他首领连营作战。
但也跳不出流动作战的圈子,谈不上有推翻大明、建立军政的野心。
甚至跃进湖广的那一点苗头,都是刘承宗给他启发的。
没办法,不是别人思想上想不到,而是局势,根本没有建立政权的机会。
哪怕很小的政权,都不行。
早年是打不过明军,没那个基础;没等他们发展出足够的战斗力,刘承宗又回来了。
就像李养纯、张整齐在西河、宁羌两县,干的挺好,有了一点框架,但很快就跟元帅府的地盘接壤,要么被吞并、要么开战、要么离开。
关键是刘承宗不乐意吞并人家啊,人家俩人把王号都改成总兵官了,建立起总兵衙门,刘承宗都不带派人招揽人家呢。
养不…也不算养不起,就是性价比太低,刘承宗抠门儿得很,不想养。
李自成也不例外。
湖广的形势比他想象中要差太多了,大明不敢跟刘承宗作战的各路大将,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