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用完好的手拍拍吊着绷带的左胳膊:
“一条胳膊,帮制管厂在长春自行车厂换来了五十吨的订货合同,我是挨打的受害者,不是找茬打架。”
“真的?”马三儿这句话让谢虎山消了不少火气,也让他对这小子刮目相看:
“老马家和老陈家指望你和大喜效仿韩老二讹人捞好处,看起来你是先比大喜想明白了,这他妈是跑出上千里地碰瓷人家东北工人老大哥去了?”
马三儿格格一笑:“谢首长,你是了解我的。”
谢虎山不是因为五十吨这个数量对马三儿刮目相看,五十吨钢管在浭阳县撑死都只能算是蚊子腿,这么说吧,浭阳县自行车厂一年的钢管订单是六千吨,五十吨钢管也就是一个用管大厂撑死两天的量。
他是因为马三儿这小子第一次出门,就弄回来了订单,而且还是在长春。
那可是东北三省啊!
第一次跑业务,就代表浭阳县的制管厂在东北三省拿到订单,难度不亚于虎口夺食。
东三省工农业在建国之后支援全国,可不是随便吹吹,而是真的。
别的省有的,东三省肯定也有,别的省没有的,东三省还有,而且还能告诉你,缺啥,告诉大哥,大哥支援你!
建国三十年,养出了东三省的傲气,别的省份除非是原料物资,不然工业采购方面,很少有外省企业能在东三省抢份额,因为东北老大哥不相信,也不能接受,更不能容忍外省产品比他们的品质还要好。
老大哥有自己的骄傲,比如吉林某个工厂需要钢管,肯定优先在省内采购下订单,其次是东北三省范围内,可以说轮不到其他地区的工厂谈业务,人家东北三省啥都有,凭啥用你外省的。
所以谢虎山还真没指望马三儿第一次去就能拉来订单,他就是希望马三儿带几十斤样品去东北大城市认认门,再弄点人家当地的产品回来研究研究自家制管厂能不能生产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