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陆陆续续引进来的先进技术基本吃透了吧,什么时候能完成技术整合?”
“一两年之内吧,早就有程序的。”
李学武解释道:“从最开始的,奥地利的氧气顶吹炼钢技术到现在从丑国过渡引进来的带轧钢技术,产业技术正在整合中。”
其实带轧钢技术和设备没落在冶金厂,而是落在了冶金厂的隔壁,也就是红星钢城轧钢厂的车间里,两边是产业一体的。
当初在选址设计钢城轧钢厂的时候李学武就有考虑到,同集团管委会讨论了有关于技术和生产相结合的工业结构。
冶金厂的技术变革和厂区建设要随着技术引进的程序和顺序进行调整,而轧钢厂的建设施工则要提前与冶金厂的进度进行对接。
也就是要达成两个工厂部分项目无缝衔接的效果,实现最短运输距离。
将红星轧钢厂搬迁至钢城,与完成技术和生产变革的钢城冶金厂组合在一起,对比以前每年至少要给红星钢铁集团节省超过百万元的运输费用,说搬迁和建设费高昂,其实这么一算也是值得的。
冶金厂出来的产品只是原材料,经过轧钢厂的塑性才是真正的工业标准件。
以前的炼钢厂在辽东并不起眼,当初红星厂收购这座厂的时候就是小工厂。
只是随着这么多年的成长,再加上这几年的变革实现了突破,让冶金厂在特种钢材和有色金属冶炼领域成为了辽东工业的佼佼者。
如果再搭配现代化、高产能的轧钢厂,那胡可相信辽东工业一定会培养出更多钢铁工业下游产业。
有产业才会有企业,有企业才会有经济,有经济才会有建设。
所以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化建设是惠及工业系统的良策,他给李学武打电话也是就这一点,想要谈谈煤矿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李学武先是听了他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