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当中,这是实打实的,能看见的。
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一千等等,这样的奖励已经有研发团队拿到了。
设计坦途发动机以及动力系统的团队年前就拿到了五千元的物质奖励,羡煞了多少人,科研所的灯彻夜不灭已经是常态化了。
集团从未喊那些工程师熬夜加班,只一味地给出成绩的研发团队发奖金。
这是奖金吗?这是面子啊!
都在一个研究院,都在一个研究所,甚至都在一个楼层,人家拿奖金幸福一大家,他们就干看着,哪能没有羡慕和嫉妒。
奖金在这个年代还属于不被重视的物质奖励,一般金额都比较少,还是要强调奉献精神。
当然了,集团也宣传奉献,但并不耽误集团给予职工奉献相应的物质奖励。
李怀德刚开始是不赞成这一建议的,但李学武只劝他试一试,小范围地试一试。
这个范围就圈定在了研究院,还是初始状态下的研究院,资金主要来自保卫处车辆整备的盈利,不计入集团的整体财政。
只半年时间,李怀德便看到了实效,尝到了甜头,开始主动提出要将物质奖励标准推行到集团整个技术研发的层面。
无论是谁,只要是红星厂的职工,只要在技术进步层面实现了个人成绩,那就奖。
这奖励没有低于100的,奖励标准对标的技术进步标准也很高。
你要说用个螺丝钉解决机壳异响的问题,那算不上技术进步。
你要是能用一颗螺丝钉代替一个齿轮这才叫进步,剩下的齿轮钱都够奖励他的了。
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红利已经足够让集团管理层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每年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就能看得出这一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