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32">李学武不打算这样做,如果他今年四十岁还能坐享其成,恩威并施,可他实在是太年轻了。
现在他有能力折服这些副手,但没有足够的威望让下面的同志信任他,服从他。
这就是年轻的无奈,老话不是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嘛,基层的同志偏偏信这一套。
所以李学武要走下去,让冶金厂厂长成为工人心中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文件上的签名。
十几天的时间,他已经将冶金厂以及辽东工业领导小组成立以后的重要决策文件看了个遍。
不能说无所不知,但结合过去几年他对钢城这边的了解,以及所参与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至少在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先前做的准备工作并没有浪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下一步要结合各单位、厂区的实际情况对工作方案做出调整。
同时要调整的还有人事。
集团上下已经做好了人事调整工作的准备,是由李怀德主导,谷维洁和景玉农主持,其他副主任共同决定的方案,只等年后便开始实施。
而对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其他负责人,这些人都很有默契地绕了过去,是要留给李学武来完成布局的。
但主要负责人的位置不能动,这是原则问题。
这些人基本上是去年从处室下来的,工作时间还不满一年,没有调整的必要。
而营城船舶的徐斯年虽然到营城的时间已经三年,可李怀德还想让他再干一任。
集团在营城港的项目还需要有人坐镇,他正合适。
不过老李在私下里已经同李学武谈过了,营城港项目至关重要,他还是属意归集团直接管理。
对于这一点李学武没什么意见,这种对外的项目还是由集团直接领导的好。无论是从行政角度还是从业务政策,集团与上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8页